上禮拜六,有點出乎意料沒有任何準備的,進到一個奇妙的空間。
一列由南往北的台鐵區間車。
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當時現場有很多跟我一樣的想法跟感覺的人,或許會變成事件,或許會上地方新聞也不一定?
我說的是如果,事實上並沒有。一切只是我的感覺,我的腦內劇場而已。
11月9日晚間9點XX分由XX發車開往XX的台鐵第XXX班區間車,在那個時間點,我從大慶火車站上了那班列車。
為什麼會上那班區間車,也不是我刻意安排挑選的,只不過就剛好那個時間點上了那班火車而已。
至於自己覺得進入到一個很奇妙的空間的這件事,我不確定是只有那天那個時間那個地點才會發生?還是那是一個日常常態?而我只是少見多怪?
總之,因為一些連自己都不確定的理由,加上前一陣子餐後散步走了台中火車站以北的綠空廊道,所以那天騎著小車到台中火車站打算走一走往南的路段。
並沒有打算要走到哪,單純的想換個地方散步。舊火車站往南走有一段原本廢棄的鐵軌道修改成行人走的架高路段有走過,這回就是想看看接下來是不是跟北段有腳踏車跟行人規劃設計。
基本上就是沿著建國路,跟著火車的高架軌道走。一樣是有規劃但是感覺沒有完全完成,還有路段在整修,不至於坑坑巴巴但還是要小心看腳下的程度。
~~~~~~~~~~~~~~~~~~~~~~分隔線~~~~~~~~~~~~~~~~~~~~~~~~~~~~~
11/15日,騎車去中清路吃那間要收掉的自助餐~~竟然還上電視新聞XD是也沒錯啦,24小時的自助餐店又少掉一間~"~真的覺得可惜。
吃完準備牽車,突然想到上回有想到~~來坐台中捷運到松竹站,然後從松竹站走路到潭子火車站。所以就來了個中清文心站的初體驗XD
尖峰時間大概過了,雖然選擇站著,但真要找位置坐還是有位置的狀態,因為覺得才三站一下就到了,寧可選個自己覺得空一點的地方站著。
保全的數量有點很難不讓人注意啊~因為前幾天台北又有捷運傷人事件吧~"~
是還真的蠻快的^__^五分鐘左右就到了。不過在從文心路轉北屯路近九十度彎的時候,那個金屬摩擦高頻聲音有點讓人毛毛的啊XD
沒有走到潭子站,走到環中路口的時候就回頭了,因為那一段還在施工,紅燈要等超久~"~
不過回頭沒在松竹站上車,而是走到東山路口,再接文心路走一段到捷運的四維國小站上車。
因為還走不到一萬步,所以加碼平時自己在環中路那邊的散步行程,結果這天走了快一萬九千步XD
11/14下午天氣感覺不大好,雖然颱風距離還遠應該沒什麼影響,但是想想還是把小黃鴨騎出門了,要不然真有颱風來又下雨的話,可能會超過一個禮拜不能跑跑,就先把電瓶充一充電吧。
沒有想法沒有目的的話就是往海邊跑,但是從大肚山往海邊看,腰瘦,一整個灰茫茫啊>"<才兩點到海邊好像沒意思,上西濱跑跑吧。
原本打算風太大受不了就下來走省道,沒想到比預期中還要小,就往前騎。摩托車其實也沒什麼機會可以騎個九十一百的時速,就只有在西濱上啦^___^
看到通霄路牌,來去吃個臭豆腐吧?XD
這個臭豆腐,從16年第一次跟社團朋友來吃後,陸續來了六七次吧,說有多好吃,也還好,說特別,是有個中藥味啦。就單純想找個地方停下來休息吃點東西這樣。
然後,又搬家了,第三次了XDD
越搬越大間,真有這麼好賺?
吃完市區走走晃晃,還蠻喜歡鄉下小鎮獨有的氛圍。
沒帶單眼出門,這回行程就只是騎車,之後就原路趕在下班車潮出現前把車停回停車場,還有時間去咖啡館討兩杯咖啡跟老闆聊一下天^___^
~~~~~~~~~~~~~~~~~~~~~~~分隔線~~~~~~~~~~~~~~~~~~~~~~~~~~~
照自己的推想跟前一陣子剛好有騎摩托車走過建國路到高鐵站,猜想這個綠空廊道應該沒辦法走到新烏日站。
所以快到大慶車站的時候就拿出手機查看區間車的班次,打算要是有差不多時間的班次就坐火車回台中,要是差太多(半小時)的話就往回走,感覺這一段距離並不長。
一樣是剛到月台列車就準備靠停了。
這時才驚覺,感覺很多人?跟自己這近半個月的搭車經驗不大一樣?列車還沒停下來時觀察從眼前經過的每一節車廂幾乎都坐滿人?
雖然不是真的連站的位置都沒有那種擠那種多人,但是就是感覺跟之前從潭子上車,想要隨便找位置坐甚至橫躺的空車廂很不同啊!
禮拜六的關係嗎?
進入的車廂一樣幾乎沒有位置可坐的狀況,站的人雖然不多但依照公共運輸的慣例,出入口旁就是會擠一團,甚至還有兩輛腳踏車卡在另一側出口門。
平常沒那麼多人的時候我會選擇站著,但是像這種一團擠在出入口附近的狀況我會想離開一點往裡面走。
稍微說明一下,這列區間車的車廂體是比較老式的那一種,座位就是很單純的車廂兩側各一排座椅,乘客面對面坐著。不是後來像捷運那種有橫的有直的交錯,搞到坐的人不知道腳要怎麼擺那一種。
奇妙的感覺從我找到一個座位坐下開始....
原本我是想站著的,但是發現坐在兩側的乘客好像是認識的正在交談,我站著似乎有影響到他們的談話,看著我面對乘客似乎想要繞開我,頭部左右搖晃著找尋對面坐位乘客的樣子。
看到座位坐下前還沒想到,這個空出來的座位,似乎是想要區隔什麼似的不大的空間,其實有點小。但是我想我很瘦,而且坐下前有一側的乘客移動挪出較大的空間出來給我坐,於是我坐下了。
沒有到"咒術迴戰"裡的"領域展開"結界那麼誇張啦,那種感覺比不小心走錯別人的KTV包廂還要強烈一些就是了。
因為我是戴著耳機聽音樂散步的,班車比預計的時間來的快,一時間沒有取下就繼續聽著歌,所以當下並沒有覺得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其實不是很好的耳機,是很早期不知道哪邊翻出來的隨身聽耳機用的耳機,原先會有一層軟泡棉套著的那種耳塞式,軟泡棉套早已經爛掉就拔掉了,變成鬆鬆的掛著。
因為考慮是在外面散步,這樣鬆鬆的耳機剛好可以讓我聽到環境音,不至於只聽到音樂而聽不到車輛喇叭聲應該比較安全,所以就這麼掛著一段時間沒有換。
一直到坐下後才聽出來,原來坐在旁邊一直在跟對面側乘客交談的人,並不是台灣人,不是講我熟悉的語言。哪一國人我不知道,但應該就是屬於東協國家的人種吧。甚至在音樂稍停換下一首歌時,才發現整車鬧哄哄卻都不是我聽得懂的語言。
就是個時候,發現自己處在一個熟悉又很陌生的空間,很奇妙的感覺。
這空間的外國朋友的數量比我想像的多!觀察下來這一列車箱裡面,連我大概只有五六位是本國人,其他的應該都是東南亞人士。
談話互動看的出來,穿著好像也可以大概區分,門口擠的三四個應該是台灣人,兩輛腳踏車的父子用國語交談,我的右手邊坐的也是台灣人,空出來的小小空間好像就是為了跟我左手邊乘客刻意保留的。
我的猜想是,應該是,某個工廠的移工集體下班後約出來到市區放鬆吧。因為人數挺多的,感覺就像被他們包車一樣。那種情況之下,像我這種中途加入並擠進他們之間的本地人,反而像是個沒被邀請的客人闖入別人的聚會中的尷尬。
我當然沒有表現出我心裡在想的事。
反而覺得應該是我少見多怪,實在是太少有機會突然被一大群"外國人"包圍,還暫時脫離不了的狀況。
想想,突然覺得有點好玩跟有趣,於是,就故作鎮靜不動聲色的觀察一下四周吧。
出入口擠著三位還是四位,有點年紀但又不到一定要人攙扶的狀態,兩兩一對還是都是認識的?無從得知,幾乎沒對話。
因為是北上列車,所以以行進方向來說是左手側開門。右手邊暫時不會開門的地方停著兩輛捷安特的登山車。一對應該是父子,小朋友約莫國中小年紀,對話也不多且小聲,大概只有要下車的時候父親叮嚀要小心段差時大聲的喊了一下。然後很有禮貌的等車上所有人都下車後才牽車下火車。
一直很好奇腳踏車要怎麼搭區間車,有什麼規定?但是一直沒機會去問台鐵的工作人員。
右邊坐的乘客,台灣人吧?那種散發的氛圍。年紀好像跟出入口的那群人年紀相當,但是服裝正式很多。外套下是襯衫打領帶的樣子,給人有點像老師教授的感覺。一上車到坐到他旁邊,他一直專心盯著筆電的螢幕,好像在逐行檢視校閱文章圖表的樣子,手指還微微的跟著目光移動。
感覺應該是台灣人的部分自成一個區域,包含我。從我的左手邊起,應該就都是東協國家的人了。但我沒有刻意真的伸長頭去仔細觀察整個車廂啦,眼角餘光加上不算刻意的伸懶腰稍微擺頭這樣看一下。
座位幾乎坐滿,站著的除了靠近我這邊出入口的三四位,好像沒有?但是有人會站起來移動到對向。
除了語言的不同,還有一個也是在坐下後發現的情況。有點不知道怎麼形容的.....味道。
應該是香水,但是聞起來實在覺得,不是會讓人覺得舒服的香味。太刺激,太衝突吧?這樣形容。
高中好友R君可能一下子就能分辨是哪一國人,因為他工作的場所聽說有各種東協國家的人種,我沒辦法。
我的左手邊乘客被他的左邊乘客攬著肩一起看著手機視訊聊天,不時還跟對面的同胞高聲交談。
拿著手機的乘客是我左手邊的左手邊~簡稱左二好了。左二的右手手勾著左一的脖子拿著手機,左腳卻抬著踩在座位上,姿勢有點痞很沒教養的整個斜靠在左一身上。因為這樣,變成我只要一轉過頭就可以清楚看到手機畫面的狀態,他倆也在火車行進停靠站時會往我這邊壓擠過來......
電話那頭是女人,應該是同胞吧,講話的聲音好大聲,感覺他們講話的調調是一直維持很高亢的狀態,沒什麼轉折或降低音調的地方。是他們的語言本身就是如此還是這群人特別亢奮?
大概三五一個小團體這樣交談,有時車廂後面一點的同伴還會跑過來打鬧一下....有點想到高中時期自己跟同學朋友的情況。
整車鬧哄哄,除了偶爾車上廣播以外卻都是聽不懂的語言在耳邊,不得不說,有一兩段時間會搞不清楚自己在哪裡的錯覺。
至於一開頭的地方說到,或許有可能會成為什麼事件也說不定?
事實上,當下我確實有想到,要是整車都是台灣人的話,有一群年輕小鬼這樣在這種公共空間嬉鬧,就算沒人當場制止喝斥,也會被人用手機拍下放在網路上給人公審吧?
最近不只捷運,甚至高鐵不是都有一些公安事件發生嗎?所以,慶幸還好平安無事到達車站下車。
就在想啊,是因為這群人不是本國人,所以當時在場的極少數台灣人就躲在邊邊當作沒看到沒聽到嗎?要是語言能夠溝通的話,會有人挺身出來制止嗎?
或許是有點高姿態的想法:可能這群外國朋友在自己國內搭車搭大眾運輸的時候就是這樣,沒有意識到這個空間是所有乘客共有共享,也不會想到會不會影響其他不認識的人,連公德心的概念都沒有也不一定?
那就算語言能夠溝通,講了他們也不一定了解明白並安靜下來吧。
其他人是怎麼想我不知道,我是這樣想啦。反正只有兩個車站的距離,到站拍拍屁股下車,大家平安就好。
只是同時也有想到看過一些新聞,本國或是講相同語言的人,在國外的觀光景點及大眾捷運上出洋相的報導。
所以究竟是教育問題?人種問題?還是就很單純的是個人的問題?
想了一下這個很無聊的事後,因為覺得不會有什麼確切答案,所以便放棄思考。
反正沒事,就繼續觀察一下這群移工朋友。
對面有位看起來比較年輕,除了膚色黑了點~~但是跟他旁邊那位比好像還顯得沒那深,面貌看起來頗斯文乾淨的。服裝也不像他的那群朋友,背心T恤還有皮夾克之類,穿了件淺色條紋的Polo衫,下擺也規規矩矩地塞進褲子裡,牛仔褲配上白球鞋,很像我那時期的大學生啊~
相較之下感覺是比較安靜端正的年輕人,不會主動說話,幾乎都是有人找話他才簡短回答幾句。
因為看起來比較特別一點,所以繼續觀察著。在想,是因為年紀看起來比較小?還是有可能是出國來台灣沒多久?還是本身個性是這樣?當然不可能找他問啦,只是這麼在心裏想。
感覺沒有"階級"制度的存在,或是有老大小弟之分,因為看他回答都是屬於不卑不亢的比較平靜安穩的語調。
唯一一次看到他主動說話是,好像跟我旁邊的左二講了什麼?然後左二把手機螢幕對著他讓他跟通話中的女人講話。
講什麼我當然聽不懂,但是有點有趣的是,對面男孩越講越小聲,甚至有點害羞的神情,講到最後頭低低不說話,還被他周遭一群朋友大聲取笑。
不知為何,之後大家的情緒好像又更高漲了一些,又叫又笑甚至還有歡呼聲。
正覺得吵得有點過分時,車上廣播:台中站即將到站,請旅客注意隨身行李。
出了車站原本想要沿著舊鐵軌走步道接回去到民權路口牽車,怎麼都找不到入口,只好出了火車站沿著之前的人行道走。
剛剛在列車裡被那個濃烈的香水嗆的頭暈腦脹的,就算外面有機動車的廢排氣,還是覺得舒服多了,當然,立刻找了一個不影響其他人的地方停下來抽根菸再走。
抽菸的時候就在想啊,以下是我的想法啦沒有任何事實根據。
那群移工朋友,那種莫名高漲的情緒,實在有點超過禮拜六晚上出門遊玩的感覺。
印象中沒有看到女性,雖然一路上一直聽到手機裡面那個女的講話聲,但下車時我有稍微往另一側看一下,都是男生的樣子。
我想,不是去聯誼就是去買春吧?
為什麼會這樣想喔?應該是看到對面男孩的神情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吧。
事實上是怎樣我當然不知道。只是有這樣的感覺。
不覺得有什麼不對耶,想想反而可以覺得稍稍體諒那群年輕人,會希望他們心想事成的心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